Site Map

网站地图

新闻资讯

News

匠铸工艺师张远均:银手工,是生活美学的极致

2019.07.05


 图1.jpg


图片 | 张远均

 

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,所有人似乎都被装上了加速按钮,被时代洪流裹挟着、催促着,前进、奔跑、不要停下。

 

每个人都不停追赶时代的步伐,怕被身后的猛兽吞没。没有人愿意为了做出一个小物件花上几个小时、甚至一整天,因为这个时间,放在工厂可能已经生产出了上千件、上万件了。但是,在这个时代,有这样一群人愿意逆着洪流,坚持传统的手工制作,坚守自己的梦想,守护珍贵的传统文化。

 

匠铸工艺师张远均,就是其中的一员。

 

 

不忘初心,方能远行

 

张远均第一次去重庆磁器口游玩的时候,没有想到这会是一次改变人生际遇的机会。

 

张远均是陕西安康人,小时候家里家境不太好,读到高一就出去打工,希望能自己养活自己,最好还能每个月给家里寄回些钱。他最初是到贵州遵义去学木雕,在他看来,“手艺活是最稳当的谋生手段”。

 

图2: 贵州遵义.jpg 

图片 | 贵州遵义

 

去了之后才发现,没有师傅带教,只能在老板的工厂里做些简单的基础工作,几乎没有上手雕刻的机会。但张远均没有选择离开,他说“能学点简单的,就当打打基础,可以看那些师傅做,自己偷偷在一旁学。”

 

后来去重庆,是一个朋友邀请的,他当时正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,想出去散散心。

 

“当时磁器口那边人来人往的,我是听到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,觉得很好奇,回过头去,看到‘匠铸’的牌匾,当时觉得仿佛在发光。”张远均回想起第一次遇见匠铸的场景,总觉得太过戏剧,似乎是命运刻意的安排。

图3:重庆磁器口.jpg 

图片 | 重庆磁器口

 

他看到店门口的师傅,坐在不到方寸的木桌前,目光坚定,紧握铁锤,小心翼翼地捶打着银锭,神情专注安详,好像整条街的喧嚣都被隔绝于外。当下,他就决定要来重庆,来匠铸。

 

但是人生不会事事尽如人意,张远均阴差阳错错过了磁器口匠铸一店的招聘,这让他备受打击,朋友劝他“如果真的这么喜欢银饰,可以去别的地方试试”,他断然拒绝了。

 

图4.jpg

图片 | 张远均

 

他认定了匠铸,不只是因为在匠铸看到了精美的银手工制品,还有工艺师手上错落不一的伤口和长年累月的老茧,是一代一代的手艺人对传统的坚持和对文化传承。

 

为了去匠铸,他去每一个招聘网站向匠铸投递简历,甚至给HR打电话,表达自己对匠铸的喜爱和传统工艺的热爱,终于在磁器口匠铸二店顺利入职。

 

他希望,在“匠铸”,实现他最初对传统工艺的梦想。

 

 

唯至诚者,能致其极

 

人从出生那一刻起,就开始了死亡的倒计时。为了赶在死亡之前,获得成功,就需要不断学习,加速学习。

 

来到匠铸以后,张远均跟着银器大师熊玉春师傅,从基础开始学习银饰制作工艺,日夜不停地练习,反复钻研。他说“我要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学会,我年纪已经不小了,比起同期的师兄弟算老的了。早点学会,就能早点自己做东西。”

 

图5.JPG

图片 | 工作中的王远均

 

普通人学习银手工至少要两年才能上手,张远均只花了7个月。因为从小喜欢画画,自学了工笔画、素描,有一定的绘画基础,所以对雕刻样式的学习上能很快上手,加上之前学习木雕的一些基本功,手的控制力很好。最重要的是,他把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银手工的制作学习中,十几个小时、甚至一整天,不间断。

 

如今,他已经离开重庆去了匠铸·西安店,成了独当一面的工艺师。

 

图6.jpg

图片 | 匠铸西安店

 

成为工艺师后,张远均依旧保持着当学徒时的作息习惯,早起打磨工具,每天花时间研究工艺,自己搜集素材,设计图案样式,分析顾客喜好,改进设计,还要花时间带学徒。


图6:银龙鱼~1.jpg

图片 | 银龙鱼成品图

 

他说从学徒到师傅,每一阶段都有新的东西要学习,现在也在不断地学习摸索。

 

曾经的热血少年,在生活的历练中变得沉稳老练。提到工作中是否遇到过什么挑战,他回忆说,曾经遇到一个醉酒的顾客,想要做一个玉牌吊坠。这本是一件并不算难的活儿,但顾客一直不满意,一会儿觉得吊坠太细,一会儿觉得吊坠太粗,一会儿觉得造型太普通.......不停地打回重做。整个过程中,张远均没有和客人争执过一句,只是默默地听对方的意见,观察着手里的吊坠,然后继续拿起手边的工具投入到创作中。

 

图7.JPG

图片 | 工作中的张远均

 

就这样反反复复,修改再修改,消耗了近一天的时间,终于将吊坠做到了客人满意的样子。徒弟问他,明明是客人故意刁难,师傅你怎么这么沉得住气啊。他淡淡一笑说,“其实内心也有一点崩溃,但客人对产品要求高,我就必须做到让客人满意。只能自己调整心态,静下心来,才能做到最好。”

 

张远均希望,在梦想这条道路上,他能突破创新,做到极致。

 

 

传承艺术,致敬生活

 

现在,流水线的机械化生产可以快速制作出看起来很完美的商品,但却不带有一丝温度。而制作手工艺品,需要先慢下来,静心思考,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有灵魂。

 

图8.JPG

图片 | 工作中的张远均

 

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·桑内特出过一本名为《匠人》的专著,他对匠人的解读是“通过制造的物品去了解自身,体现时代的生活品质和审美特征”,在他看来,“制造就是思考”。

 

张远均的艺名是“木银染”,前两个字的意思很显然,而“染”是渲染的意思,意味着更广泛、更宽广。他认为,现在传统的银饰制品慢慢兴起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喜爱上这门传统艺术,但是传统的手工艺也需要和现代的元素融合,焕发出的新的生命力,使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喜爱,传统艺术的未来也才会更加广阔。

 

图9~1.jpg 

图片 | 凤穿牡丹成品图

 

图10~1.jpg

图片 | 锤击纹成品图

 

手工艺品承载的,不只是传统工艺技法的传承,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联系。每一件手工艺品背后,都是工艺师不辞辛劳的锤炼,都带有他们的温度、力量、坚守和期望。


图11.JPG 

图片 | 张远均

 

手工之所以可贵,是因为它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和情感。

 

“匠铸”可贵,是因为在这个飞舞着各种各样价值观的时代,还有人愿意守护这份可贵。